
2023年5月25日下午,在上海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支持下,上海市兒童基金會與上海市校外教育協會攜手舉辦的2023“慧眼看未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交流活動在上海愛爾眼科醫院舉行,本次交流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等文件為依據,介紹兒童青少年“防近”現狀、專家分享“防近”有效舉措、學校交流“防近”初步成效。切實做到人人抓、經常抓、抓落實,不斷增強學生體質,保護與提高學生視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據國家衛健委調查顯示,2022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今年,國家教育部印發《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上海市校外教育協會盧曉明會長呼吁大家通過加強監測預警、開展體育鍛煉、堅持家庭學校聯動、引導學生自覺愛眼護眼,有效提升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水平;上海市兒童基金會史秋琴副理事長表示向家長科普少年兒童健康知識、形成有利于少年兒童健康的生活學習方式,從而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念至關重要。
<!--[endif]-->
上海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衛生教育部、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普教一科、上海市婁山中學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工作狀況和經驗,積極構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家、校、醫、社”聯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用眼習慣。
<!--[endif]-->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何鮮桂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姚佩君教授等專家也分別介紹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科普知識和重要意義。
<!--[endif]-->
上海眼病防治中心的何鮮桂教授強調要由點及面推進綜合干預、深化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推動近視防治科研應用和交流合作六大方面的工作,推進“家、校、醫、社”融合開展綜合干預,切實促進學生近視率下降。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姚佩君教授針對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的技術及應用展開分享,分析了行為干預、光學干預、藥物干預在近視防控中的作用并介紹了目前近視防控方面的前沿技術。她表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作為眼科醫生,我們需要針對每個孩子制定個性化的近視防控方案,這樣才能有效地延緩近視發展。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藍衛忠教授在活動中表示,基于此前愛爾眼科啟動的“全球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項目,利用云夾,對全國27個省310萬名兒童青少年的抽樣調查數據進行解讀,國內學生在60厘米內用眼至少連續半小時,即使是在周末,平均一天近距離用眼總時長也超過4小時。學生在家高危近距離作業(<30厘米)時間較長,用眼負荷重。這些數據的分析,對家庭和學校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他呼吁家校協作改善兒童青少年用眼環境與生活習慣,共同守護孩子的眼健康。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上海特區副總院長蔡勁鋒表示,醫療機構和學校應保持深度交流,此次中小學近視防控工作交流活動為雙方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聚焦近視問題,希望能產生良好的近視防控效果。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據悉,截至2022年6月,愛爾眼科近視眼篩查超2500萬人次。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開創“SaaS平臺(軟件服務化平臺)+智能眼科醫療設備”的多方協同普查和近視防控新模式,系統借助數據分析模型,為各級政府、學校、醫療機構的近視防控決策及工作部署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為兒童青少年個人視覺健康提供專業和個性化的指導建議,以此逐步形成覆蓋學校、醫療機構、家庭、孩子的社會化聯防聯控機制。
圍繞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話題和舉措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形成多方合力和多維度的近視防控科普氛圍。與會人員還參觀了上海愛爾眼科醫院,了解了目前新型的近視防控技術和產品。老師們紛紛表示,本次活動讓他們收獲頗豐,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經驗和方法,對中小學近視防控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思考,將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中小學生的眼健康保駕護航。
未來,上海愛爾眼科醫院將積極參與落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責任,為近視防控提供醫療、科研等技術支持,輔助學校加強近視干預措施,為形成“政府+學校+家長+學生+醫院”緊密協同的五方合力發揮積極的作用;建立記錄、分析、建議、復查、跟蹤“五維一體”的學生眼健康檔案,為中小學近視防控工作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